开云·kaiyun初级入门电工必须掌握知识点
作者:小编 发布时间:2024-02-09 20:47:52 浏览:次
开云·kaiyun初级入门电工必须掌握知识点安全电压是指不戴任何防护设备时,触及带电体不受电击或电伤。触电的本质是电流通过产生了有害效应Kaiyun官网,然而触电的形式通常都是的两部分同时触及了带电体,而且这两个带电体之间存在着电位差。因此在电击防护措施中,要将流过的电流限制在无危险范围内,也即将能触及的电压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。国家标准制定了安全电压系列,称为安全电压等级或额定值,这些额定值指的是交流有效值,分别为:42V、36V、24V、12V、6V等几种。
触电是指触及带电体后,电流ห้องสมุดไป่ตู้造成的伤害。它有两种类型,即电击和电伤。
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、化学效应、机械效应及电流本身作用造成的伤害。电伤会在皮肤表面留下明显的伤痕,常见的有灼伤、电烙伤和皮肤金属化等现象。
电击是指电流通过内部,破坏内部组织,影响呼吸系统、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,甚至危及生命。在触电事故中,电击和电伤常会同时发生。
触电,当通过电流的时间越长,愈易造成心室颤动,生命危险性就愈大。据统计,触电1-5min内急救,90%有良好的效果,10分钟内60%救生率,超过15分钟希望甚微。
触电保护器的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额定断开时间与电流乘积小于30mA.s。实际产品一般额定动作电流30 mA,动作时间0.1s,故小于30 mA.s可有效防止触电事故。
剩余电荷触电是指当人触及带有剩余电荷的设备时,带有电荷的设备对放电造成的触电事故。设备带有剩余电荷,通常是由于检修人员在检修中摇表测量停电后的并联电容器、电力电缆、电力变压器及大容量电动机等设备时,检修前、后没有对其充分放电所造成的。
随着电能应用的不断拓展,以电能为介质的各种电气设备广泛进入企业、社会和家庭生活中,与此同时,使用电气所带来的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。为了实现电气安全,对电网本身的安全进行保护的同时,更要重视用电的安全问题。因此,学习安全用电基本知识,掌握常规触电防护技术,这是保证用电安全的有效途径。
电气危害有两个方面:一方面是对系统自身的危害,如短路、过电压、绝缘老化等;另一方面是对用电设备、环境和人员的危害,如触电、电气火灾、电压异常升高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等,其中尤以触电和电气火灾危害最为严重。触电它可直接导致人员伤残、死亡。另外,静电产生的危害也不能忽视,它是电气火灾的原因之一,对电子设备的危害也很大。
工频交流电的危害性大于直流电,因为交流电主要是麻痹破坏神经系统,往往难以自主摆脱。一般认为40~60 Hz的交流电对人最危险。随着频率的增加,危险性将降低。当电源频率大于2000 Hz时,所产生的损害明显减小,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仍然是十分危险的。
通过的电流越大,的生理反应就越明显,感应就越强烈,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就越短,致命的危害就越大。按照通过电流的大小和所呈现的不同状态,工频交流电大致分为下列三种:
维修电工主要掌握:维修电工常识和基本技能,室内线路的安装,接地装置的安装与维修,常见变压器的检修与维护,各种常用电机的拆装与维修,常用低压电器及配电装置的安装与维修,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,常用机床电气线路的安装与维修,电子线路的安装与调试,电气控制线路设计,可编程及其应用。
触电主要原因有两种:直接或间接接触带电体以及跨步电压。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单极接触和双极接触。
当人站在地面上或其他接地体上,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时,电流通过流入大地(或中性线),称为单极触电,如图1.1所示。图1.1-1(a)为电源中性点接地运行方式时,单相的触电电流途径。图1.1-1(b)为中性点不接地的单相触电情况。一般情况下,接地电网里的单相触电比不接地电网里的危险性大。
双极触电是指两处同时触及同一电源的两相带电体,以及在高压系统中,距离高压带电体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,造成电弧放电时,电流从一相导体流入另一相导体的触电方式,如图1.1-2所示。两相触电加在上的电压为线电压,因此不论电网的中性点接地与否,其触电的危险性都最大。
当带电体接地时有电流向大地流散,在以接地点为圆心,半径20 m的圆面积内形成分布电位。人站在接地点周围,两脚之间(以0.8 m计算)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Uk,如图1.1-3所示,由此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跨步电压触电。高压故障接地处,或有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出现较高的跨步电压。离接地点越近、两脚距离越大,跨步电压值就越大。一般10米以外就没有危险。
电流通过头部可使人昏迷;通过脊髓可能导致瘫痪;通过心脏会造成心跳停止,血液循环中断;通过呼吸系统会造成窒息。因此,从左手到是最危险的电流路径;从手到手、从手到脚也是很危险的电流路径;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路径。
电阻是不确定的电阻,皮肤干燥时一般为100 KΩ左右,而一旦潮湿可降到1 KΩ。不同,对电流的敏感程度也不一样,一般地说,儿童较成年人敏感,女性较男性敏感。患有心脏病者,触电后的死亡可能性就更大。